English

名副其实《全元曲》

1999-05-14 来源:光明日报 奚海 我有话说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历来被称为世界三大戏剧文化。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都很快地暗淡了它们的光辉。正是在全球性的戏剧文化低潮中,代表中国戏曲文化最高成就之一的杂剧却在13~14世纪的华夏大地上勃然兴起。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关汉卿执纛于前,白朴、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等一大批大家、名家踵武其后,一时人才辈出,佳作如云,把中国戏曲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当时的元王朝,当之无愧地成了世界戏剧文化的中心。也正由于元曲的辉煌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获得了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殊荣,元曲成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因此,全面整理、出版元代的杂剧和散曲作品,使之与已经出版的《全唐诗》、《全宋词》配套而成完鼎,是社会科学界和出版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既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也可为建设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的“世界的文学”作出贡献。正是在这样的思想驱策下,经过百余名专家学者近八年的努力,囊括有元一代现存全部杂剧和散曲作品的《全元曲》终于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整理、出版《全元曲》的过程中,我们突出强调了以下三点:

一、在“全”和“准”两字上狠下功夫。本书共收录元代278位存名曲作家和诸佚名曲作家现存的所有作品,计完整杂剧162种,残剧46种,著录佚目429种,共637种;散曲4309支(套),其中小令4075支,套数489套,残曲45支(套),堪称有元一代杂剧和散曲作品的总汇。在整理过程中,我们既对不同的杂剧版本进行了爬罗抉隐,精心校勘,同时还对不同文本的散曲,在该作品正文的注释中加以引述。这样既可供读者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更可使《全元曲》名实相副。有相当一部分元曲作家,如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所著录的曲家,大多生活于元明交替之际,因而很难断定他们及其作品的朝代归属;但就元曲发展史的分期而言,古今学界一般都将元末明初这一时期作为元曲走向衰微阶段而予以认同。因此,对于这一类作家作品,《全元曲》一般均予收入。然而考虑到《全元曲》是元代作品的总汇,而非元代曲家的名录;元曲的最高成就又在杂剧,学界也常以元曲径指杂剧,故对那些虽无杂剧作品流传但却仍有杂剧剧目存世的,也均予列条收录。所谓“准”,就是细心甄别并剔除个别混入元曲中的明人散曲,尽力提高《全元曲》的纯净度和准确性。

二、牢固树立出好书、出精品的思想。鉴于《全元曲》这一工程复杂繁重,耗时费力,容易滋生厌战情绪,淡薄质量意识;再加上参与这一工作的又多达百余人,由于学术功底、科研条件、文献资料的限制以及时间难获保证等原因,初稿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后期通稿任务相当艰巨。因此,在通稿时,我们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体例、校勘、用字、注释、校对和核对引文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考虑,并做了大量工作,仅核查的有关典籍即多达数百种千余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确实是殚精竭虑了。

三、既尊重参与整理者的独立见解,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开拓,又特别注意消化吸收古今中外已有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全元曲》终于能够攀登上这一学科研究的前沿高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